手提箱設計構思:
堅固平邊的箱匣,可供外出旅行時,用來放置個人物品等。建筑物,特指供家庭生活的場所 --解讀家居生活的情趣機制。
抱持著對典型住宅形象的懷疑,本案企圖重新思索親密感、隱私性、自發(fā)性與彈性的本質。以無限想像及感官愉悅面為原則,提出一件滿足最大彈性空間要求的簡單設計。
這個住宅的主要概念是階層的疊置。底層的機能如同一盅供給家庭基本配備與服務的容器,同時含括收納功能。隔間隱匿在樓板地景中,升起的同時也先指引了通往下層空間的門徑。上層空間設置一排可隨意升降的遮簾,形成室內的次隔間系統(tǒng)。同樣的手法也出現(xiàn)在立面上,建物的外殼以垂直層板組織層理。外層是一整圈全高的雙面玻璃折疊門,內層則由簾柵組成開口矩陣。抽象的立面紋樣源于使用者導向的操作邏輯。兩者共同地塑造中介層。
中間層是一個供住居、活動或通行的重生的杰出的主樓層。配合外殼的活動元件及非階級式的配置,空間可根據(jù)活動性質、住民數(shù)量、及個人對封閉性與隱私感的重視程度,輕易地被改變。除了必需的基本元件外,其他隔間皆可遁沒于空間之外。根據(jù)使用者的特定需求,一個變化的量體可以不費力地從開放空間滑行到其他房間之中。
這棟住宅位于Shui Guan的Nangou谷中,基地朝北驟降,相對地使北側暴露。該地屬大陸溫帶型氣候,為了一攬萬里長城盛景并享有最大的日光照射,本建筑采南北走向。也因此讓住宅中的每個重要空間,得以坐擁長城美景。選擇權是奢華的必備條件之一。因此住宅提供多處同等重要的出入口,而房間則以個別的舒適感為考量,刻意區(qū)分。
地板的形式可以讓人即刻聯(lián)聯(lián)想到華麗巡航艇的內部,在輕松方便的原則下,充氣式家具為主要配備,與中層相同,利用隔間即得以解決大部分需求,而藉此減少家具的數(shù)量。此外,家具配合建筑可調性的特色,也都有可活動的功能,僅使在建筑內部扮演積極的角色。
張智強(中國香港)簡介:
張智強,生于1962年。畢業(yè)于香港大學建筑系,現(xiàn)任該系副教授,于94年創(chuàng)辦 EDGE公司。并多次獲邀于世界各地知名建筑學院擔任客席講師。
張先生是首位獲邀參加2000年意大利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的香港設計師,其建筑作品曾多次于國際建筑展展出,獲獎無數(shù)。作品更被列入TASCHEN 出版社所出版的“40 Architects Under 40”中。
張智強(中國香港)部分獎項:
1985年獲國際建筑設計比賽冠軍,并于第17屆米蘭建筑展展覽
1990年東京第25屆CENTRAL GLASS國際建筑設計比賽第二名
1996年榮獲香港青年建筑師獎,同年獲香港建筑師學會年獎-會長杯獎
2002年意大利Vicenza國際建筑比賽冠軍
2002年度亞太區(qū)室內設計大獎 - 冠軍《最特出設計大獎》
2002及2003年度哥本哈根、倫敦ar+d設計比賽獲優(yōu)異獎項
“手提箱”別墅設計欣賞:
[page]
[page]
? 凡注明“石材體驗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石材體驗網(wǎng)所有。未經本網(wǎng)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? 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即與體驗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。
點擊右側【在線咨詢】或至電0769-85540808 處理時間:9:00—17:00
石材體驗網(wǎng)部份作品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并擁有版權或使用權,僅供網(wǎng)友學習交流,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,請勿作他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