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東莞家居飾品采購節(jié)的設計師沙龍活動中,東莞市室內(nèi)設計協(xié)會副會長鄧志欽分享了他的設計人生,回憶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,鄧志欽坦言自己一直在堅持,在熱愛。做設計就如苦行僧一樣,要有明確的目標,要能堅持,要懂得享受帶給我的樂趣。要把設計做成終生的職業(yè),做成終生的理想。
鄧志欽在這場講座中總結(jié)了做設計必須經(jīng)歷三重境界才能破繭成蝶,解讀了靈感與應用的辯證關(guān)系,分享了設計師與客戶間達到良好溝通的有效方法。最后,他以自己的設計人生告知后來者,做到返璞歸真,把握生活的真諦,才是設計的禪意所在。
“看山還是山,看水還是水”
鄧志欽總結(jié)著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,在講座上他以“山”和“水”的比喻,總結(jié)了設計必須會經(jīng)歷的三重境界。
在初入設計行業(yè)時,總覺得看每樣東西都美,樣樣都新鮮,樣樣都十分欣賞。“做為設計師,要對美有包容心,一定要懂得欣賞每樣東西帶給你的美的喜悅”,鄧志欽說,這是就初入行的第一層境界——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。鄧志欽建議初入行一定要飽讀群書,開闊眼界,多接受美的東西,會給你更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等到入行漸深,設計師慢慢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??礀|西時眼光不再那樣單純,會對一些已定的方案產(chǎn)生更多的想法和創(chuàng)意,但當想法多了扣,也又困惑著不知如何選擇。這時候,設計師便到了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的境界。鄧志欽說,往往到了這個時候,也是就界于模糊與清晰之間時,設計離上升的境界只有一步之遙了。
等到心智成熟,經(jīng)歷世事后,人與設計一樣,便會到達“看山還是山,看水還是水”的豁達境界。當人到達這個境界,便不會再輕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,做設計不會變千變?nèi)f化的風格所迷惑,能夠更直接地解決問題。同樣的,能夠憑著自己成熟的風格打動客戶,得到對方的認可。
而做到第三重境界,便成熟了。設計師的思想會得到認可,做出的設計也便有了價值。
靈感要靠“溢”出來
談到設計最需要的靈感,鄧志欽坦言靈感并不是那么容易獲得,更不是靠冥思苦想獲得。好的設計不是靠把創(chuàng)意擠出來,而是把創(chuàng)意溢出來。
創(chuàng)意的靈感緣來自生活的積累,做為設計師要能夠保持自己內(nèi)心的童真和生活的詩情畫意,我懂得捕捉生活中的感動,而只有這些才能夠打動人。做設計就是需要能夠打動人的東西,而非死板的沒有生命力的東西。“做設計,如果設計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無法感動,怎么能夠感動呢,所以我們要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個感動”。鄧志欽說,在他的生活中,他看見美的東西感動的事情,他總會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來,時間長了,便成了一種累積,也便成了你設計靈感的來源。
“大千世界里有那么多花哨的東西,做一個方案需要那么多的東西嗎?不需要的。做一個設計方案只需要那些準確的元素”,鄧志欽說,做設計時,要能夠準確無誤地將這些靈感提取出來。因而做設計不僅要靈感,更是考驗設計師提煉靈感的能力。而一個設計師有沒有提煉靈感的能力,這些都能夠從設計的作品中看出來。
鄧志欽展示了他的一套別墅設計方案,在分析他設計中各個元素的靈感來源時,也分享了在設計前后,做為一個設計師與客戶如何實現(xiàn)最佳溝通的方法。如果過于著急地先向客戶全盤掏出自己的想法,會缺少這個緩沖的過程。在設計前需要和客戶做到有效的溝通,需要客戶認同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。在達到客戶的認同后,你再拿出你的設計想法,才能夠更好的被認同,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會減少許多摩擦和阻礙。
返璞歸真——設計的最終理想
在談到居室設計的最終目的時,“居家設計的目的最終還是在于生活”,鄧志欽說,不論做人還是做設計,一定要吃下這三碗“面”,并且一定要吃好吃通吃透,便能得到客戶的認可。鄧志欽分析了“情面”“場面”“體面”這三碗“面”在設計宗旨中的方向標,做出的設計要能夠讓客戶感受到真情的溫暖,舒適的環(huán)境和成功的滿足感。最好的居家設計就是好看、溫馨 、舒適、實用和經(jīng)久耐用,當設計出來的家居充滿了故事,有談資,你的作口才會經(jīng)久經(jīng)用經(jīng)看。
現(xiàn)今許多設計師一問地追求過多花哨的元素,卻需要了居家生活的需求之本,便是寬敞、明亮、通風好,這三點是最根本不容忽視的。“古人對許多道理其實早就讀透了,他們知道返璞歸真,現(xiàn)在人卻不知什么是生活的本質(zhì)。追求健康長壽的生活才是最終的目的”,鄧志欽說,“現(xiàn)代人都忽略了精神層面的東西只知道追求物質(zhì)上的東西,過于片面地追求物質(zhì)層面的東西會灼燒我們的精神世界。”
做到返璞歸真,把握生活的真諦,也就是設計的禪意所在。
? 凡注明“石材體驗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(shù)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(quán)均屬石材體驗網(wǎng)所有。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(quán)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(zhuǎn)載或建立鏡像。
? 您若對該稿件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或質(zhì)疑,請即與體驗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。
點擊右側(cè)【在線咨詢】或至電0769-85540808 處理時間:9:00—17:00
石材體驗網(wǎng)部份作品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并擁有版權(quán)或使用權(quán),僅供網(wǎng)友學習交流,未經(jīng)上傳用戶書面授權(quán),請勿作他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