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理念:刪繁就簡,去偽存真
一個富有禪意的設計師
設計六所所長:賴志明
深圳市洪濤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豪華家裝部經理
記者:賴經理,您負責洪濤裝飾公司的豪華家裝部,對中國豪華家裝的現狀與變遷肯定有所獨到的看法,能簡單談談嗎?
答:當前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前提是有個平安、和諧的政治、經濟環(huán)境,就我個人感受而言,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創(chuàng)造了如此良好的平臺,造就當前經濟現狀,穩(wěn)步發(fā)展。
改革開放后,一些比較開放的城市逐漸與國際裝修設計理念接軌,因為臨近香港,深圳具有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,深圳是中國的設計之都,早就有“中國設計看廣東,廣東設計看深圳”這樣約定俗成的說法,我為能在深圳這座代表中國設計前沿的城市工作而感到榮幸,更為能在深圳第一家在IPO上市的裝飾企業(yè)—洪濤裝飾公司工作而感到自豪。
十幾年的家裝經驗讓我體會更多的是中國的經濟在發(fā)展,客戶的品位在提升。做家裝設計初期,是客戶排隊等設計,像超市里排隊一樣,當時是賣方市場,很多時候做不過來。這幾年,很多有錢的客戶經常出國旅游,住豪華酒店,長了見識,對裝修的要求也不同以往,除了對設計風格和品味方面的要求,更多的也彰顯了個性方面的要求,對功能方面也講究實用為主,有些東西甚至比設計師還懂得多。無形中給了設計師較高的要求,這是好事,使得設計師能不斷要求進步,不斷有新的好的創(chuàng)意出來,真正能讓美與實用的功能結合在一起,讓好的設計師脫穎而出。
所以,其實中國的豪裝發(fā)展實際上也反映了我們國人內在素質的體現,大多數國人的審美標準和品味在不斷提高,與以往改革開放初期出現的一些“大腕”、“暴發(fā)戶”的心理和素質不同,以前所謂的豪華,無非就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,為了突顯豪華而豪華做出來的住宅設計,很空洞,沒有一點文化底蘊。而如今的炫富心態(tài)已經很少見到,更多真正的有錢人追求的是品位奢華而又不失尊貴。這就是目前豪華家裝的現狀,我相信,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(fā)展,豪華家裝必將沿著更加健康更加有希望的前景邁進。
記者:看您的設計有些非常前衛(wèi)的作品,舉例談談最近的家裝案例一些代表作?
答:有幾個已經完工的私人住宅項目,我覺得蠻有感覺的。設計中運用了大量的曲線來貫穿整個設計,有些線條看似不規(guī)則,沒有一個統(tǒng)一,其實正是體現了客戶的堅定果敢和干凈利落思想,表現一種率真和隨意,不規(guī)整中透著統(tǒng)一的大氣,與主人熱情好客、追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融為一體。
這種表現有點非主流,因為曲線需要耗費巨大的成本,有人認為這種奢侈體現在設計上顯得不那么必要,所以極少數客戶喜歡這種設計。當然,有些真正懂得欣賞的人不會因為價格而放棄,相反地,倒是有很多慕名的客戶能在你的作品中找到知音。作品好壞不一定,客戶喜歡的就是一次成功的設計。例如其中浴室的設計就拿了一個最佳獎。
記者:住宅設計中,有些設計師會有一種痛苦,那就是做設計是按自己喜歡的創(chuàng)意作還是按客戶的需求去做設計,您覺得有這種沖突嗎?
答:我覺得沖突是有的,但可以化解,畢竟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不同。什么類型的客戶都會遇到,關鍵是懂得如何去溝通。設計師首先要了解客戶的喜好、主人和家庭文化、社會地位等,在這基礎上,與功能結合設計一套完整的方案。
不過如果遇到客戶固執(zhí)己見的情況,明明自己堅持的東西不符合常規(guī)卻要堅持那樣做,這類客戶對設計是沒有多少概念的,設計師就要多對他進行設計的解釋和溝通,讓客戶真正認識到原來設計是這么一回事,進而去理解和支持設計師的做法。
有一些客戶則完全信任設計師欣賞水平和能力,就給了設計師充分發(fā)揮的空間,一個好的設計師會充分地照顧到客戶的需求和美學的相互融合。當然,會遇到不講道理的客戶,堅持一些不合理的東西,像剛才你提到的設計師的“痛苦”是否在此,其實我不這么認為,我們設計師要有起碼的職業(yè)道德和較強的責任心,從專業(yè)角度,設計師是比客戶專業(yè)的,要不然也不用請設計師了,既然這樣,就不能為了滿足客戶不合理的要求而妥協(xié),這不是一個優(yōu)秀設計師的做法。如果真的通過溝通而得不到客戶的認可,那就是自身溝通出現了問題,不會溝通的設計師,也不是一個好的設計師,當與客戶發(fā)生設計沖突的時,要懂得融合客戶的想法,達到統(tǒng)一的效果。
記者:電影行業(yè)有商業(yè)片導演和文藝片導演,您覺得您是哪類設計師?
答:其實我覺得任何東西沒有絕對的,文藝片是能夠獲得贊譽和長久的藝術生命力,可是沒有多少觀眾愿意走入電影院看文藝片,商業(yè)片“俗”,卻俗的精明,有趣,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,票房號召力極強,電影導演都會面臨選擇,是服務觀眾,還是服務自己?這是電影導演面臨的兩難問題。
我覺設計師,跟電影導演的情況是相似的,都是一部作品的導演。一個設計作品如果選擇了文藝片的路線,純粹追求藝術,而忽略了實用功能,這是不可取的;同樣地如果純粹為了迎合業(yè)主的口味而做出來的設計作品風牛馬不相及,純“商業(yè)”化的,違背了設計的初衷,更是不可取。
我認為,能夠把商業(yè)藝術化,或者把藝術商業(yè)化,是一個設計師所必備的“本事”。如何做到,都是由自己決定的,有時應該走自己的路,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。藝術是需要市場的,電影拍出來還是為了商業(yè)目的,需要和票房結合在一起的。電影界是這樣,設計界也是這樣,不能單服務自己,滿足自己的藝術,也要懂得服務業(yè)主,滿足業(yè)主的需求。
記者:您認為作為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主觀條件?
答:設計界曾有一個宿命的說法,即設計師是大器晚成的職業(yè),40歲后方能有所作為。做了這么多年的設計,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,做設計需要堅持。古人講,30而立,現代人應該是35而立,35歲前學做人,之后才是學做事,心靜,看事會更清楚。與時俱進的思想、豐富的經驗、過硬的技術也是設計師必要的條件。
記者:您得了那么多的獎項,你怎樣理解國內的賽事?有沒有一個您特別看重的獎?
答:是對于獎項,我只希望公平公正地去參與,每一次參獎,多少會有些期待,但是平常心對待就好,沒有獲獎,不能說明你的作品不好,獲了獎也當作是一種肯定,沒有必要大肆渲染。
國內的一些展事賽事存在諸多“潛規(guī)則”,而且有些設計師參加賽事是為了在媒體上拋頭露面,通過這樣一個“明星化”而“媒介化”的過程,為的是梳理人脈而搶奪“獎杯”。對于這種商業(yè)化且充滿銅臭味的獎項,不參加為好。
我認為藝術應該是沒有污染的。參加了四年金外灘獎,每年都有獎項頒發(fā)給我,參加這個大賽得獎是一個人都不認識。說明這種參獎還是有價值的,作為設計師,除了要做好作品創(chuàng)作,也要擦亮自己的雙眼去衡量哪些事情是值得做。
記者:您喜歡哪個設計師?
答:當今最前衛(wèi)的鬼才建筑師-扎哈•哈迪德、中國的明星建筑師-馬巖松。
記者:目前中國設計的現狀是什么?
答:目前,我們的設計起步晚,我們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不夠成熟,我們的設計教育尚有差距…在世界現代設計領域,我們是后來者,但在路上的我們對前途充滿信心!
“行動”或許是最好的注腳,也是新一代設計師對當下中國速度的本能反應和主動選擇;中國的速度要求“在發(fā)展中調整,在調整中發(fā)展”,而新一代則相應地“在行動中學習,在學習中行動”,似乎他們的“早熟”和上一代的“晚成”將成為兩代之間的代溝。
記者:對自己的什么作品最滿意?以及認為怎樣的設計是完美的作品?
答:沒有滿意的作品,個人覺得現階段還談不上有最滿意的作品。每個作品都是關乎不同的地點位置、不同的毗鄰環(huán)境、不同的空間語境… 一個相對完美的作品我覺得應該是:內涵的、經典的、有哲學思想的、能夠影響人的生活方式的好作品。
記者:您對設計師的看法?
孔夫子說:一個人,要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力行。我覺得作為一個設計師應是如此!
設計的指導思想:思維高度決定作品高度。
記者:喜歡什么音樂?
答:什么音樂都喜歡,其中比較喜愛京劇,有獨特的節(jié)奏感。
記者:喜歡什么顏色?
答:都喜歡,如果要選一種顏色,是綠色,因為它代表著自然。
記者:喜歡一天的什么時候?
答:喜歡早上,一天之計在于晨,代表新的開始。
記者:喜歡什么樣的設計與建筑?
答:一個時代的發(fā)展需要一種力量,一個品牌的壯大需要一種思想。在中國,造城運動已經開始。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每年新建筑最多的國家,世界頂級建筑師蜂擁來到中國,此外本土建筑師也在尋找屬于中國的新建筑,東西文化如何在建筑中相遇碰撞,這是設計界要面對的問題。我喜歡有有思想有爭議,但屬于未來的設計與建筑。
道家講究無為而治,萬事萬物皆存在變化,道是變化的法則,是事物的規(guī)律,是順其發(fā)展的過程。所以無為而治不是不做,而是順其自然規(guī)律發(fā)展。設計來源于生活,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順應自然,設計也是如此。
記者:您認為您的終極作品是怎樣的?
答:沒有終極的作品,看重的是創(chuàng)作作品的過程。
記者:對中國設計界有什么看法或建議?
答:我希望有個完善的機構,能夠推動全球華人設計力量--重塑中華藝術生活事業(yè)。能夠致力于引導世界眼光注視華人設計向世人呈現東方的文化自信、藝術自信;致力于打造華人藝術成就大獎,鼓勵更多更優(yōu)秀的設計和創(chuàng)新,提升國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品質;致力于在中國經濟崛起的同時搭建平臺,整合資源,創(chuàng)造更多機會讓設計師的才華綻放;致力與讓設計之美融入生活,讓原本可能寂滅于頭腦中的創(chuàng)意之美有機會呈現于世人面前,讓思想的火花在現實的土壤中生根發(fā)芽!
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構想,每走一步都離不開業(yè)內人士的積極支持和響應,接下來的每一步,還要作為主角的您參與。
記者:您2011年度計劃和打算?
答:沒有明年,只有今天,做好每天,有堅持就會有成就。換個位置、調整心情、隨時改變、把握今天。
我認為:好心態(tài)、有方法、夠能力,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礎。
我的設計理念:刪繁就簡,去偽存真。
不管市場是否承認,但我喜歡今天的感覺,目標就是做好今天。
完成采訪,從洪濤裝飾公司出來,天色漸晚,路上行人匆匆,這次的訪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“做好今天,隨緣”是對賴志明設計師采訪的總結,來深圳的人們往往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忙碌著,心里裝著對明天的憧憬,唯獨忘記了過好今天才不浪費生命。在這個年輕的城市里,你今天過得好嗎?
? 凡注明“石材體驗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石材體驗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? 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即與體驗網聯系,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。
點擊右側【在線咨詢】或至電0769-85540808 處理時間:9:00—17:00
石材體驗網部份作品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并擁有版權或使用權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,請勿作他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