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檔案
劉紅蕾 深圳畢路德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/藝術總監(jiān)
她講話平實、純凈,不帶半點火氣。由于旅途的奔波,略顯疲憊,但無論是一彎贊許的淺笑,還是開心而爽朗的大笑,仍極富感染力,一字一句無不透露出對室內設計單純而執(zhí)著的熱愛。她就是深圳畢路德國際建筑顧問有限公司藝術總監(jiān)劉紅蕾。
建筑·品嘗
“我們喜歡品嘗建筑。”
“設計的靈感源于生活。有發(fā)現美的心態(tài)和熱情,也要有發(fā)現美的能力。”
談及設計的靈感,劉紅蕾如是說。在設計一行,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是必需,也是種追求。而這種狀態(tài)還是從生活中來,最終回到生活中去。有人說,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與生活中丑陋的東西斗爭,筆者不禁啞然失笑。這句話的道理就在于此。“設計師看世界的角度不同,總會留心或者發(fā)掘出這個世界的美。一朵花,開了,有人贊美一下,也就再不去想它;而設計師會琢磨,這朵花什么時候最好看,花瓣在什么光線下又呈現出怎樣的質感。”
“這個世界,換一個角度總是美的。”劉紅蕾笑笑,若有所思?;蚨⒆影愕?,雙目炯炯有神:“我們出差,一落地就想跑去看當地最有名的建筑。有畫展、設計展也總會去看。建筑是可以品嘗的。別人可能喜歡品雞尾酒、品茶,我們就喜歡去品嘗建筑,它的結構、功能,它美在哪。美術館、博物館也是一樣的。仔細品嘗,審美上會有進步。”
就像畫家之于色彩,樂師之于音符,作家之于文字,室內設計師對所有美好的事物,都有顆敏感而活躍的心,隨時品嘗,隨時捕捉,帶著健康的貪婪,網羅全世界的美。
演繹·風格
“不能拿風格來界定一個人的設計。”
劉紅蕾的設計作品涉及許多方面,辦公空間、酒店、廠房改建……不一而足,風格迥異,古今中外的元素都有所體現。“對風格的肯定,其實是對個人能力的肯定。像演員演戲,一個好演員能演活他接到的角色,甚至再現劇中的人物,一場場下來,觀眾自然看得出他的能力。而我們做室內設計,首先要滿足客戶的要求,在此基礎上做藝術加工,這就是設計師演繹的空間。同樣是中式建筑,不同的設計師對此理解不同。有的認為是雕欄畫棟,有的是小橋流水;有的人照搬來放進這個空間,有的則加以改進,增添別的元素。在設計中融入個人的思想,用作品呈現出來,就是風格。”
劉紅蕾進一步解釋說,好的室內設計跟舞臺設計相仿,“大幕一拉開,觀眾得到的是個驚喜。畢竟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人們總想體驗情調不同的地方。”商業(yè)需求豐富了新的設計需求,也必然給室內設計師帶來別樣的演繹空間。
團隊·快樂
“這種美的愉悅,就是幸福。”
筆者眼中,設計師這一群體頗惹人羨慕:把自己眼中的美留下,給別人,給時間,分享著快樂,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(xù)。當整個世界任憑金錢惟命是從時,仍有這樣一群人,為美而執(zhí)著,一點一滴付諸實踐,不只他們,常人只聽一聽就會感到極大的快樂。
劉紅蕾笑著聽完筆者如此描述,微微頷首,“我們的團隊也特別單純,我也沒怎么費力氣去管,大家很自然的為更好的設計而共同努力。都是志同道合的人,也都很優(yōu)秀,熱愛設計。大家在一起,相互間關系特別簡單,像在學校一樣。要說有什么特別高興的事兒,我可說不上來。每一天都挺開心的。”
劉紅蕾談及,室內設計不同于有些平面設計,比如廣告,一般獨立設計并完成就行。與建筑設計和城市規(guī)劃比,也沒有那么復雜。室內設計介于其中,與十來個團隊合作是常有的事,也對設計師本身提出了智商、情商和審美的綜合能力要求。
“在畢路德每個人都追求更好的作品。每個項目的進程中,都有階段性的目標要完成,一個接一個。從小目標到大目標,從一個項目到另一個項目,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,學到很多,對前景充滿信心……這是收獲,也是成就感的來源。”
一點·很多
“從客戶的要求出發(fā),做到盡善盡美。”
談及業(yè)界發(fā)展,劉紅蕾端莊凝重的面龐一度泛起了漣漪,里面有歡喜也有憂愁。
劉紅蕾談到,酒店作為一個綜合經濟體,其室內設計是由業(yè)主的盈利模式,即面向市場推出的功能決定的,如目標客戶群、酒店面積、客房數量、酒店對聲光電的要求……在此技術層面之上才能談藝術,即欣賞價值。室內設計在技術和藝術方面均要符合業(yè)主預期,此外設計師要協(xié)助業(yè)主控制造價。
“室內設計界的大小潮流不斷涌動,往往你方唱罷我登場,有的是在某些區(qū)域形成一種氣候。但國內來看,總體趨向國際化。前面也談到,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大家在審美上產生了新的要求。人們不再總是不分輕重就盲目追隨西方的潮流,而是有選擇地接納。近來也興起一陣中式潮流,不僅在國內設計語言上多借鑒中式文化要素,外國的設計機構也有意識地將中國人喜歡的元素進行再創(chuàng)造,以迎合東方口味。”
“但是差距還是有的。”她微微蹙眉,又講。“中國的市場不夠規(guī)范。在國外,與設計相關的體系發(fā)展協(xié)調,組織完善,細分到位,相關從業(yè)人員都很專業(yè),大家也尊重專業(yè)。做統(tǒng)籌的往往是建筑師,設計圖紙的控制力強,建筑師便能很好的控制材料和流程,保證效果。而在國內由于相關行業(yè)發(fā)展不夠協(xié)調,加上市場不規(guī)范,偷梁換柱,偷工減料以及程序上的不周到,均讓負責統(tǒng)籌的室內設計師感到受限,因此只能顧及一些主要方面,效果也就不夠理想。”
“要知道,設計上,差一點等于差很多。”